安徽煤炭网 织密“责任网” 擦亮“标准线”——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潘三矿创新实施岗位责任区域动态达标管理办法(周勇)-安徽煤炭网

织密“责任网” 擦亮“标准线”——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潘三矿创新实施岗位责任区域动态达标管理办法(周勇)

 

 

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潘三矿积极探索岗位责任区域动态达标管理通过多次组织基层单位深入座谈,紧密结合岗位操作标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研究制定出《岗位责任区域动态达标管理办法》。

日前,井下2131(3)运顺顶板巷、2131(1)工作面,每一台设备、每一处关键操作点都悬挂着岗位区域标准化牌板,上面清晰标注着施工标准条款、落实情况、存在问题、区域范围及责任单位,这是矿推出《岗位责任区域动态达标管理办法》,在这两个工作面带来的新变化。

“我们牢固树立‘务实、朴素、动态达标’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理念,将标准化要求精准分解、压实到每个岗位、每个区域,构建起‘点、线、面’全方位联动、全过程受控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新格局。”安全监察科(安全生产标准化办公室)主任张振介绍。

笔者看到,《岗位责任区域动态达标管理办法》,从矿领导到一线职工,人人肩上有担子,处处区域有标准。矿长扛起全矿总责,安全副矿长主抓监督考核,其他分管领导各有“责任区”。矿领导直接对分管区域的动态达标负责。采煤、掘进、一通三防、机电运输等区队负责人现场包保,班队长紧盯头面;最终落脚到岗位职工“自留地”——人人有责、岗岗有标,形成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立体覆盖的责任网格。

为确保“动态达标”不是一句空话?矿打出了一套保障“组合拳”:矿级“月覆盖”, 安全副矿长每月组织一次全矿性、全覆盖的动态达标大检查,把脉问诊;专业“半月查”,各分管副矿长每半月聚焦本专业领域,深入检查岗位区域标准化落实情况;区队“日自评”, 区队管理人员每日下井,对责任区域进行自查自评,立行立改;班组“班班盯”,安监员每班紧盯现场,对当班各岗位责任区域达标情况进行动态检查和记录,四级检查环环相扣,信息互通,形成闭环管理,确保标准化状态时刻在线。

笔者了解到,岗位责任区域动态达标考核结果直接与市场化工资挂钩,当班安监员依据标准,对每个岗位的责任区域进行现场检查、评分、考核,升井后第一时间将检查情况反馈至相应班队,基层班队根据班评分结果,汇总形成月度岗位达标评价,与职工个人收入、评先评优等直接挂钩,让干得好的职工“面子有光、里子得利”。

“以前活忙时,往往就把施工标准抛下了脑后,现在施工地点每个岗位都悬挂着标准化牌板,时刻提醒你要规范作业,再急再忙都要按标准施工。”生产准备队职工陈强说。

“而且干好了,分打高了,工资单上能直接体现出来,这劲儿头就不一样了。”该队职工刘叮补充道。

“推行岗位责任区域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管理,不仅仅是管理方式的创新,更是安全理念的深化和全员责任的压实,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全过程、动态达标的目标。下一步,我们及时梳理总结,针对试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改完善,让制定的办法更加符合现场实际,更加便于操作,推动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迈上新台阶。”安全监察科(安全生产标准化办公室)主任张振说。稿件已审核 周勇

 

 

 

 

 

 

 

 

 

首页    安全生产    织密“责任网” 擦亮“标准线”——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潘三矿创新实施岗位责任区域动态达标管理办法(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