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煤炭网 倾听会“听”出大安全 关爱室“关”住人心:朝源煤矿为职工“情绪赤字”安装“泄压阀”(李继峰 龚亚男)-安徽煤炭网

倾听会“听”出大安全 关爱室“关”住人心:朝源煤矿为职工“情绪赤字”安装“泄压阀”(李继峰 龚亚男)

 

 

中煤三建朝源煤矿的巷道深处,支架工李志强已经埋头干了八年。每天下井,他把累和憋屈都压在心里,像揣着两块沉甸甸的煤,下去时不吭声,上来了也照样沉默。直到一个周三的安全例会结束,队长周磊走过来拍了拍他肩膀,随口问:“家里孩子病好点没?”就这么一句话,李志强喉咙一哽,眼泪差点掉下来。这句再平常不过的问候,悄悄推开了朝源煤矿情绪治理实验的大门——在这里,管理者开始意识到,除了采煤,人心也需要细心“开采”。

下井的活儿又重又险,矿工们习惯了把情绪藏起来。不少人的日子就是“井下拼命,井下沉默”。矿上之前做过摸底,超过80%的工友遇到烦心事,要么自己硬扛,要么找酒解愁,肯跟领导聊聊的,连5%都不到。管理层以前总觉得,产量才是硬道理,情绪这种事太“虚”,不值当费工夫。可情绪这东西,你不理会它,它却可能像瓦斯一样,悄悄积聚,不知哪天就成了隐患。

职工的思想隐患怎么排除?对职工的心理关怀有一搭没一搭地搞点活动,而是直接把它写进了矿上年度工作规划里。矿长和项目部党支部书记亲自牵头,把工会、安全、生产几个部门拢到一块儿,专门成立了工作组——不能再各管一摊、没人真负责了。最让工友们觉得新鲜的,是矿上真来了几位心理关爱指导师,他们都持证上岗,不像过去搞形式、走过场。这些人常往井口跑、去宿舍转,不像干部,倒像老友。他们帮大家疏导情绪,也教班组长怎么留意工友状态,就像在幽深的井下巷道里,给内心也装上了“支护”,防着情绪塌方。

各单位还建起了心理关爱室,名字起得暖,叫“聆听心语”。里面有可以安静说话的小间,有能放松听音乐的沙发,还有能发泄一下的减压设备。要是谁真想聊聊,也能约一对一咨询。更实在的是那个“十分钟倾听会”:带班队长每天交接班,得抽出几分钟,不聊工作,就拉拉家常,还得把谁情绪不太好记在本上。真管用——通风队有个工人,那阵子因为家里妻子重病,干活老走神,队长及时发现,给他调了岗,真可能避免了一次事故。大家这才信了,倾听不只是安慰,是真能救命。这套办法推了半年,差点出事的状况少了三成。

他们还有更细致的操作:根据工友情绪状态,分成“ABC”三级预警,家里出事、孩子上学难,都算潜在风险,工会和安委员会会及时跟上;班长、队长的业绩考核,不光看生产指标,还得能说出组员家里几口人、最近有什么变化;矿上还开始给职工办生日宴会、开展退休工人办荣休仪式,给安全标兵拍全家福,让工人们觉得,自己的劳动真有尊严。变化看得见——试点班组主动离开的人少了15%,觉得“上班心情不憋屈”的人多了近八成。

朝源煤矿的这些做法,不止是一套管理方法。它打破了“矿工的事自己能解决”的老观念,让大家看到,把人心照顾好了,安全才不会变成空话。尤其是在煤矿这样的地方,情绪关怀不是闲着没事干,它和通风、排水一样,保的是安全,护的是人命。有个工人写在心得体会里的话很实在:“现在矿上拿我们当亲戚看待,咱自己也觉得,煤矿是个大家庭了。”

当乌黑的煤块乘着传送带轰鸣而上,与之同升的还有矿工被尊重、被关爱的价值与尊严。朝源煤矿这场静悄悄的变革告诉我们:真正安全高效的生产,终究是建在对矿工兄弟的真诚关怀之上——这不止是为了多出煤,更是做现代企业本该有的样子。

 李继峰 龚亚男

单位:中煤三建神木分公司办公室

 

 

 

 

 

 

 

 

 

首页    安全生产    倾听会“听”出大安全 关爱室“关”住人心:朝源煤矿为职工“情绪赤字”安装“泄压阀”(李继峰 龚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