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煤炭网 朝源煤矿“缩微车间”搬进技能课堂(李继峰 胡伟)-安徽煤炭网

朝源煤矿“缩微车间”搬进技能课堂(李继峰 胡伟)

张剀伟(右三)和学员对智能设备检修工序优化


夏夜,中煤三建朝源煤矿的职业培训学校教室里,灯光格外明亮。在PLC实训室,机电副总工程师张剀伟最后一行程序下载到控制器,传送带稳稳停在指定工位。他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时钟:离下课还有20分钟,还能再做一次智能设备故障排查练习。

已入职四年的机修厂机电班长杨帅,在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电气工程专业。在智能设备不断涌出在生产流程的背景之下,他感到自己的技能储备明显不足,每天都为如何提升而发愁。“我学习的理论课还是扎实的,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感到操作上有压力。”杨帅说,“理论背得滚瓜烂熟,一上设备就发怵。”

转机出现在今年5月份,这个矿推出了“技能夜校”,机电专业被纳入首批试点。杨帅兴奋地报了名,成为了首批学员。“白天学理论,晚上到夜校摸设备,有专业老师指导,一晚上能练好几回,进步很快,心里也踏实多了。”

与杨帅不同,运输队的许杰是典型的“上班族”,每天下班后直接赶到技能夜校,“充电”2小时。许杰拍了拍手里的万用表,笑着说:“学成以后还能加薪,很值得。”

“我们把生产过程中的真实工艺流程搬进夜校,请专家大师手把手教,非常实用。”矿培训办主任任宏智介绍着走廊尽头的“缩微车间”,里面传送带、光电开关、气动推杆等一个个大块头都是煤矿生产的“真家伙”。

“设立技能夜校,能有效对接职工的充电需求。”总工程师赵斌介绍,“技能夜校”不是简单把课程搬到晚上,而是提前对岗位需求进行调研,找到短板,因需开课,从而实现“岗位—课程—学员”的精准匹配。

今年7月初,这个矿创办的首批3个专业的“技能课堂”已全面开课。首批“技能夜校”聚焦数字技能应用、机电运输、智能化维护三大领域,推出13门紧贴职工需求的课程,全年培训规模预计超300人。

“PLC自动化编程、智能设备维修、电工技能等课程同时‘开灶’,每班不超过10人,全部由工程师和金牌工匠授课。”赵斌介绍,目前学员分三类,包括像杨帅这样的“技能升级型”,像许杰的“加油冲刺型”,以及零基础的“再造型”,课程结束,可以参加相关考试,获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为日后的岗位技能工资做准备。

据了解,未来这个矿将动态更新课程库,发布电子培训指南,根据煤矿装备的发展需求,推送一批的职业培训模式,打造覆盖各工程的“技能充电站”,让更多矿工兄弟从中受益。

 

李继峰 胡伟

 

单位:中煤三建神木分公司办公室

 

 

 

 

 

 

首页    煤炭经济    朝源煤矿“缩微车间”搬进技能课堂(李继峰 胡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