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煤炭网 责有攸归 夙夜在公——记皖北煤电集团劳动模范招贤矿业公司采煤部副部长梁纪康(王雨晴)-安徽煤炭网

责有攸归 夙夜在公——记皖北煤电集团劳动模范招贤矿业公司采煤部副部长梁纪康(王雨晴)

 

 

 

“喂,电工么,地面监测系统显示2306机巷机头机尾前后运输机电流差距过大,温度异常,需要立即检查相关设备冷却部位是否正常工作。”刚刚结束早班的梁纪康又坐在调度室集控台上。距离笔者上次采访梁纪康正好过去了六个月零四天。彼时他是凭借过硬专业素养和技术实力脱颖而出的采煤部机电副部长,而今来看,他已然成为技术管理“两手抓、两手硬”的中流砥柱。

 

“电工师傅”

梁纪康在采煤部无疑是机电检修的一把好手。采煤机的故障检修、井下设备调试……机电设备的各种疑难杂症在他这里总能迎刃而解,大家都亲切地喊他“梁工”。“别人能称呼我一声‘电工师傅’我感到这就是我最大的荣誉。”

2023年11月2日,据梁纪康回忆,那天他刚上井,就接到调度指挥中心电话,2306工作面前运机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多次自启,需要检修。梁纪康又再次下井前往故障地点,这是他今天第四次入井。到达前运机处,他仔细观察设备运转状态,小心查看设备内部零件,逐个排查可能发生故障的风险点,思考可能出现自启的原因。在排查完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后,设备无故自启的原因依然成谜。梁纪康站在设备一旁,沉思良久。随后他起身查看处于控制设备上的载波航空插头,借助头灯的光线,他反复查看插头内部环境,最终在某个特定角度上发现载波航空插头内掉落一根1厘米左右的铜丝,而恰好控制台处于泵站管路上方,管路震动导致铜丝在插头内出现不同程度位移,当位移角度和距离正好满足通电条件,就会出现导通进而启动回路,进而发生多次自启的情况。类似这样的事不胜枚举,十余年耕耘在机电事业的他已经积攒了十分丰厚的实战经验和机电心得,因而当机遇出现的时候,他才能乘势而上、大展拳脚。

对于梁纪康而言,2024年9月是一道分水岭。在这之前,他是技高一筹、炉火纯青的采煤部“电工师傅”,在这之后,他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管理干部。在短短半年时间里,他完成了从技术能手到管理精英的蜕变之旅。“成为机电部长之后,我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需要学习的内容更多了、与工友的联系更紧密了、集体的力量更凸显了。”梁纪康回忆起这半年多的工作时这样感叹道,成为中层管理干部,意味着他不能再仅仅将视野局限在机电管理,而是要踏出“舒适圈”,把工作格局拓宽到人、机、料、法、环多方面业务上去。

“不仅要管事、更要管人。”“一个人总归是独木难支,要想真正提高工作效率,就要努力激发部门全体成员的工作热情,发挥团队力量。”身份的转变使梁纪康管理范畴扩大,管理责任增多,科学协调整合资源、关注人员和设备状态……这样的职责使命已经不能再允许他“只要保证设备不出问题就好”。如何“管好人”——实现人员合理化调配,是梁纪康目前正努力学习的内容。2025年3月30日,井下2302工作面中班割煤期间煤机突然停止牵引,机尾侧电机转矩输出几乎为0,而机头侧非常大,井下电工打来电话表示不能排除故障风险。这一次,梁纪康没有像以往一样自己直接下井排障,虽然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更加便捷省力,而是通过视频引导现场电工通过查看设备系统状态,以提问方式让他们实地判断故障原因,学习排障的思维方式,培养其独立作业的能力。最终井下电工在梁纪康一步一步的指导下,在电机第一个传动轴处发现断裂现象,通过及时更换零件而重新使煤机牵引恢复了正常,而他在地面也同技术人员一道完成了关于4306工作面电缆预铺设的初稿图纸。

“把人心汇聚在一起、把力量拧成一股绳、把使命扛在肩上;及时转换思维,让事必躬亲、亲力亲为的惯性心态成为过去式,把关注发挥团体的凝聚力放在眼前。”这是他最新的思考和体悟。

 

薪火相传的事业

在和梁纪康交谈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机电工种要求工人不仅要具备敏捷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强大的抗压心理素质,更要有极高的责任心。“一个合格的机电工,永远都在学习的路上。除了庞杂的专业知识,新设备新工艺的快速更新迭代也是不小的挑战。”一名合格的机电工需要学习包括电工电子、机械自动化、网络技术及基本机械原理等在内的多种专业知识,掌握以启动器、变频器及采煤机等为主的设备构造,洞悉机电设备运转原理……。梁纪康为了让手下的机电工更快成长,专门设置一间模拟教室,内部搭建了一套小型实操系统,通过模拟启动器基本运行原理,让学员现场进行实物接线,从而快速掌握启动器基本运行原理。

“现场实际与模拟状态还是有一定差距,最有效的课堂一定是在现场。”每次的早班,梁纪康都会带着他的徒弟一起开展检修工作。有时候是他上手操作示范,边检修边讲解要点,有时候则是让徒弟上手实操,他在一旁观察指导。每次新设备进场前,他都要带着电工提前学习设备图纸,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式,为后续的安装调试做好充分准备。“梁工,又烧坏一台,这可怎么办?”王东东在早班巡查检修过程中发现采煤工作面新进的一组冷却水泵电机出现坏损后向梁纪康报告了这一情况。梁纪康立即前往设备故障地点。他发现这台变频器冷却系统确实是按照厂家图纸进行安装,运行方式正常,但是每隔一个月就出现冷却水泵电机被烧坏的现象也十分值得注意。梁纪康通过查看图纸、分析该系统运行环境,最终发现冷却系统中两台电机散热风道处于相对状态,冷却系统散出热量无法完全逸散,导致电机部位热量积聚,温度急速升高,最终电机被烧毁。随后他立即调整电机散热风道方向,使之从相对方向转变为相背,巧妙化解了这一故障困扰。

在采访中,梁纪康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振动声音之大连带着桌面都在微微颤动。当笔者问起为什么要把手机铃声音量调至最大时,“这是为了防止晚上出现突发状况漏接通知电话。”梁纪康这样回答。通过他的描述,笔者看到,机电专业人员是保障矿井生产运转顺利的关键枢纽,其专业能力直接决定了矿井的安全性、生产效率和现代化水平。他们的主要工作除了对矿井大型机电设备的日常巡检、定期保养及故障维修,确保设备在复杂工况下的稳定运转,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生产中断或安全事故等传统岗位职责,还要积极适应当前矿井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大趋势,通过数据监测(如振动、温度、电流分析)和智能化诊断技术,提前识别设备隐患,实施预防性维护,降低突发故障风险。

成为一名机电工,就意味着24小时待命,丝毫不容松懈,他们时刻保持紧绷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有些电工在长期复杂的学习中,由于所学知识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或者学会的内容似乎总是跟不上实际情况的变化,逐渐陷入迷茫和对自我能力的质疑中,随之萌生退出的念头……机电工的工种性质决定了他们必须拥有超凡的心理抗压能力与卓越的心理品质,而唯有意志坚定且不断求索的人方能成为矿井发展航程中指引方向、稳固根基的中流砥柱。

在谈到梁纪康对机电事业的展望时,他无比真诚地说,“我希望把我的手艺本领原原本本传授给他人,还能人传人、人带人,全面发挥传帮带作用,不断增强机电工队伍整体实力,让机电故障不再成为阻碍安全生产的绊脚石,打造出一支复合型精英机电队伍,让运转顺畅、高效便捷的智能化设备大大解放工人的双手,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实现‘少人则安、无人则安’,进一步织密安全生产网络。”

 

一日复一日的夙兴夜寐

2025年1月8日,2024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总结会暨智能采煤工作面建设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招贤矿业2306工作面在大赛中被评定为智能综放赛道一等级。梁纪康参与了这场赛事全过程。

当谈起参加这样一次盛大的比赛的感受和收获时,他用了“集体式的进步、沟通的重要性”两个词来概括。“真正省力好用的设备才能赢得生产班的认可”,自动跟机移架是矿井智能化建设工程中较早投入使用的设备之一,但在应用初期,其动作参数与实际操作误差较大,支架动作不精准,导致割煤时间不减反增,给生产班正常生产秩序造成困扰。为了尽快解决这一问题,梁纪康带领技术团队迅速展开了一系列排查和调整工作。首先对设备的传感器进行了全面校准,接着,重新调整了跟机移架的触发条件和动作时序,使其更贴合实际的开采环境和工艺要求。在调试过程中,技术人员与现场操作人员密切配合,实时观察支架的动作表现,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参数进行微调。经过几天的反复测试和改进,支架的动作精度有了显著提升,误差范围逐渐缩小到可接受的水平,大大优化了生产流程,省时省力,单刀割煤时间减少25%,工人对新设备的态度也随之发生转变,也为日后顺利通过全国智能化大赛现场核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采煤部赢得了“集体式的进步”。

通过参加比赛,梁纪康在“沟通的重要性”一课上获益颇丰。在备赛过程中,他和生产班之间的沟通机会更加丰富,沟通内容更加深入,检修班出身的他也更能理解生产班工人对于设备使用的需求和预期效果,进而让生产班切身体验到智能化设备投入使用后带来的便利,这无形中使得部门内部变得更加团结紧密。

在工作任务时间紧、任务重的关键阶段,牺牲个人的休假时间一心扑在工作上,对梁纪康来说并不稀奇。在长达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他是和工作牢牢绑定在一起的。每天凌晨五点他的定位卡一定已经刷过井口。他的瘦高身影穿梭在设备之间,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确保没有遗漏。他的声音在嘈杂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今年招贤矿业面临工作面三安三拆,这是关系到矿井采掘接替的头等大事。在2306工作面拆除、4306工作面安装期间,梁纪康全程跟进,对每一个环节都要亲自把关。如设备的数目核对必须精确到每一个部件;管路和电缆的编号和标记要清晰明了;4306工作面设备清单不能遗漏;高低压电缆敷设路线要从长远考量……紧锣密鼓、纷繁复杂的工作容不得他有半点马虎,但是他甘之如饴,“这是我的工作,我必须把他做好”。在他身上,笔者看到“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熠熠闪光。

 

结语

当晨曦初露,他踏着朦胧雾气走进井口;夜幕低垂,矿区的高塔仍亮着孤灯,那是他伏案绘制电缆走向图的背影。他用平凡的坚守书写了不平凡的篇章,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矿区发展的累累硕果。当采煤机刀锋割过煤层,喷薄而出的乌金闪着光,在机械与时间的交响曲中,梁纪康的身影化作一枚精准运转的齿轮,推动着采煤机隆隆向前。

 

 

 

 

 

 

 

首页    公告栏目    责有攸归 夙夜在公——记皖北煤电集团劳动模范招贤矿业公司采煤部副部长梁纪康(王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