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煤炭网 朱仙庄矿:精准施策降成本 凝心聚力稳效益(王莽)-安徽煤炭网

朱仙庄矿:精准施策降成本 凝心聚力稳效益(王莽)

 

自淮北矿业集团公司下发《关于严格落实2025年强化降本增收稳效若干刚性举措的通知》以来,朱仙庄矿迅速行动、高位部署,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和“精准滴灌”的举措,将降本增收稳效工作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节流”答卷。

高位部署,压实责任筑根基

朱仙庄矿第一时间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学习贯彻文件精神,结合矿井实际制定下发《朱仙庄矿2025年强化降本增收稳效若干举措》,不仅将集团提出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细化量化,更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及考核标准,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针对修理费、材料费、物流成本、租赁费、四项费用等核心可控成本,该矿成立专项管控小组,定期召开推进会,实时跟踪进展、解决问题,为降本工作筑牢“制度堤坝”。

精细管控,修理费用“瘦身”见成效

在修理费管控上,朱仙庄矿敢于“自我加压”,将年初800万元的修理费指标下调21%至632万元,并制定《朱仙庄煤矿关于2025年修理费管控的实施意见》,实现“责任到人、管控到点”。明确机电科负责设备修理费、经营管理部负责土建修理费,各部门按月分解指标、动态把控,经营管理部则依据年初考核文件及时兑现奖惩,确保管控“不打折扣”。

为激活内生动力,该矿大力推进“外委转自营”,组织维修单位召开设备修理定价会议,出台《朱仙庄矿物资管理补充规定》,对设备修理明码标价,让自修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截至目前,已成功自修2台自移机尾、1部250皮带机、1部沙尔夫单轨吊主机,累计节约修理费50万元以上。

在土建修理领域,《朱仙庄矿自营项目管理办法》的出台,让“市场化运作”成为降本关键。矿井对各单位提出的修理需求统一发包,与承包单位议价协商,验收合格后支付市场化工资,并鼓励承包单位将工资向一线参与人员倾斜,既提升了职工积极性,又降低了外委成本。上半年,全矿修理费整体控制在预算范围内,针对费用入账不及时、过于集中的问题,该矿制定整改方案,将加强验收结算管理,确保年度修理费稳稳控制在632万元以内。

精打细算,材料费用“节支”创佳绩

“能省一分是一分,能修一件是一件”,在材料费管理上,朱仙庄矿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在集团年初下达9200万元指标的基础上,主动自降1000万元,按8200万元进行月度分解,由经营管理部、供销科联合“包保”,每月严格考核、奖罚兑现,倒逼各单位降本增效。

每月召开的材料计划会,成为“节流”的重要关口。各单位负责人、系统分管领导共同审核材料需求,杜绝“盲目申报”;同时大力推行“修旧利废”,明确有旧材料的一律优先发放,使用旧材料的按原值30%考核材料费用,让“旧物再利用”成为常态。1—9月份,按集团考核标准,全矿材料费用较序时计划节约465万元,剔除相关因素后较计划节约1389万元,降本成效显著。

创新举措,物流成本“降压”有妙招

针对物流成本管控,朱仙庄矿制定下发《朱仙庄煤矿2025年物流成本管控的实施意见》,聚焦“痛点”精准发力。南二物资运输费用高是此前的“老大难”问题,矿上通过重新筛选供应商,将运输费用较供应链招标车辆降低一半以上,大幅压缩成本;针对小型物资运输,从朱庄矿调剂1台皮卡车,明确主管单位,规定符合吨位的物资一律使用皮卡车运输,避免“大车小用”造成的浪费。1—9月份,全矿物流成本累计发生68.7万元,仅较计划超支1.3万元,且超支原因主要是今年额外增加的南二运输项目,整体管控效果超出预期。

下一步,朱仙庄矿将继续以“过紧日子”思想为引领,持续优化成本管控举措,在降本增收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加压奋进,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朱仙庄力量”。

 

 

 

 

 

 

 

 

 

 

首页    煤炭经济    朱仙庄矿:精准施策降成本 凝心聚力稳效益(王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