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煤炭网 中煤矿建集团安徽开源路桥有限责任公司高中矗 娄敏 田栋梁——《“双碳”目标下煤炭行业绿色转型必要性及路径探究》-安徽煤炭网

中煤矿建集团安徽开源路桥有限责任公司高中矗 娄敏 田栋梁——《“双碳”目标下煤炭行业绿色转型必要性及路径探究》

 

摘要:我国在2020年9月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23年全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48.3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2%;全年能源消费总量57.2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7%;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2016年的62.2%降至2023年的55.3%。由此可见,煤炭消费仍占主流地位,但消费占比却在逐年下降;在“双碳”目标的大环境下,煤炭行业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如何加快企业低碳化清洁化转型,构建绿色循环煤炭经济,积极推进“双碳”战略实施成为每个煤炭企业的共同问题。本文将通过当前社会环境等作为背景分析“双碳”目标对煤炭企业的影响及煤炭企业的现状,探寻如何通过创新科技、绿色科技及有效可行的改革来使煤炭企业实现绿色转型,为达成“双碳”目标及构建良好的绿色循环经济做出贡献。

关键词:煤炭企业 双碳 绿色低碳 模式研究

 

 

 

 

 

 

目录

1.引言        

2.“双碳”目标概述及政策研究        

2.1“双碳”目标定义与背景        

2.2“双碳”目标对煤炭行业的影响        

3.煤炭行业现状分析        

3.1煤炭行业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3.2煤炭行业面临的环境与政策挑战        

4.煤炭企业绿色转型必要性        

4.1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        

4.2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        

5.绿色转型的路径探索        

5.1技术创新与清洁能源替代        

5.2 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改革        

6.结束语        

参考文献        

 

 

 

 

 

1引言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双碳”目标的提出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煤炭行业作为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转型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双碳”目标下煤炭行业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及路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双碳”目标,即碳达峰与碳中和,不仅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积极响应,更是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

煤炭作为传统能源,在过去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然而,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煤炭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一方面,煤炭的开采和使用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资源破坏等;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的崛起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逐渐下降。

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煤炭行业的绿色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煤炭行业绿色转型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有益参考,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整个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共进。

总之,“双碳”目标下煤炭行业的绿色转型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本研究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以期为煤炭行业的未来发展

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2“双碳”目标概述及政策研究

2.1“双碳”目标定义与背景

“双碳”目标,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是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举措。碳达峰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一个时间点达到峰值后由升转降的历史拐点,而碳中和则是指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通过植树造林、循环利用以及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加以捕集、封存或再利用等,实现排放与吸收的平衡,最终达到净零排放[1]

这一目标的提出有着深刻的背景。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给生态系统、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国际社会逐渐形成共识,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在科学研究方面,大量的观测和模拟数据表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排放控制成为关键[2]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传统的高能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国纷纷寻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转型。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双碳”目标也成了各国竞争与合作的重要领域。许多国家纷纷制定并公布了各自的减排目标和行动计划,以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占据主动地位,提升国际影响力。

同时,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提高,对清洁、绿色的生活环境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有了更强烈的诉求。这也促使政府和企业更加重视“双碳”目标的实现。

总之,“双碳”目标的定义明确了我们努力的方向,其背后的复杂背景则反映了全球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2“双碳”目标对煤炭行业的影响

“双碳”规划目标的提出,对时间要求较为紧迫,同时使相关企业转型难度更大,这将改变我国经济和社会运行的基础,对各行各业带来深远影响。对矿业企业来说,意味着矿产需求、发展理念、运作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化,需要进行系统化应对和布局。

碳达峰前,煤炭行业需求预计仍会呈现增加趋势。首先,自疫情以来国际能源持续短缺,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煤炭能源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实现自给自足尤为重要。自22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国际形势愈发严峻,对外贸易尤为困难;外面一些国家之间的贸易垄断、制裁与反制裁等导致传统能源在疫情期间价格上涨的基础上持续上涨,在新能源短时间内无法全面供应的情况下传统能源供不应求。截至2022年11月23日布伦特原油现货年度均价、俄罗斯天然气德国港口现货年度均价分别比2021年上涨了45.89%、142.68%[3]。在煤炭方面,我国2023年全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48.3亿吨标准煤,全年能源消费总量57.2亿吨标准煤,这中间仍存在8.9亿吨煤炭缺口,由于欧美一部分国家联合制裁一些煤炭大国,以限制其出口贸易,由此导致国际煤炭价格暴涨,这直接导致我国从国外进口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成本大幅上涨。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2023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55.3%,仍处于主导地位,根据其消费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煤炭仍会是主要能源。在传统能源及新能源交替的错峰期,如何进行绿色科技创新,提高煤炭产能的同时降低污染,是每个煤炭企业所要面临的问题。

在碳达峰完成后,煤炭行业预计将达到其产能及规模上限。在碳中和的政策目标下,煤炭行业将遭受长期的冲击,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3年二氧化碳排放报告》报告,2023年全球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1.1%,增加4.1亿吨,达到374亿吨的历史新高,其中煤炭排放占2023年增长排放量的65%以上,是主要的碳排放来源[4],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实现碳中和目标,煤炭等传统能源必将遭到限制。同时,根据资料显示,我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2016年的62.2%降至2023年的55.3%,虽然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仍将处于主导地位,但其占比是呈现下降趋势的,且下降幅度将会随着各项政策的实施及新能源应用的完善越来越大,根据预计,在2035年煤炭消费占比将会下降到35%左右,煤炭等传统能源将失去主导地位。因此,煤炭行业必须要未雨绸缪,抓住2025~2030年这五年的转型缓冲期,加快企业绿色转型,以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市场及政策冲击。否则一旦开始正式实施碳中和目标,未做相关准备的煤炭企业必将首当其冲遭到冲击,或将受到巨大损失。

3煤炭行业现状分析

3.1煤炭行业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煤炭行业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之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从能源供应的角度来看,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开采和运输相对较为便利。这使得煤炭能够在较大范围内满足能源需求,为工业生产、电力供应以及居民生活等诸多领域提供稳定的能源保障。在电力领域,大量的火力发电厂依赖煤炭作为燃料,为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电能。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煤炭行业的产业链长,涉及开采、运输、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产值。煤炭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推动工业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煤炭行业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煤炭能源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能源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使得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尽管如此,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在能源结构中保持重要地位。这是因为我国的能源需求总量巨大,且在一些特定领域和地区,煤炭的成本优势和供应稳定性仍然突出。同时,煤炭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清洁利用也在不断推进,使得煤炭能够在满足能源需求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全面回顾,煤炭行业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它既是过去和当前能源供应的重要支撑,又面临着来自新兴能源和环保要求的挑战。在未来的能源发展中,煤炭行业需要不断适应变化,通过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实现与其他能源的协同发展,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多样化需求。

3.2煤炭行业面临的环境与政策挑战

煤炭行业作为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与政策挑战。

从环境方面来看,煤炭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煤炭开采可能导致土地沉陷、水资源破坏以及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在煤炭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引发雾霾等环境问题。同时,煤炭行业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5]

在政策方面,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双碳”目标的提出,国家对煤炭行业的监管日益严格。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排放标准的出台,使得煤炭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来进行污染治理和减排工作。例如,对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生态修复要求不断提高,对煤炭燃烧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也愈发严格。此外,能源结构调整的政策导向也对煤炭行业产生了冲击。政府大力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逐步降低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依赖,这使得煤炭行业在能源市场中的份额面临压缩的压力。

同时,煤炭行业还面临着资源约束的问题。经过长期的大规模开采,优质煤炭资源逐渐减少,开采难度和成本不断增加。这不仅影响了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挑战。

除了这个之外,社会舆论对煤炭行业的负面评价也给其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对煤炭行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不满,这促使煤炭企业必须加快绿色转型的步伐,以改善自身形象,赢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基于以上分析,煤炭行业在环境和政策方面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不仅对行业的当前发展造成了阻碍,更对其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加快绿色转型,煤炭行业才能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4煤炭企业绿色转型必要性

4.1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煤炭行业绿色转型以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日益凸显。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其带来的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

煤炭作为传统的能源资源,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导致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全球气温的持续上升,气候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冲击。极端气候事件,如暴雨、干旱、飓风等,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给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人类健康等多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从长远来看,若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煤炭行业的碳排放,气候变化的趋势将难以遏制。这不仅会对当代社会造成严重影响,更会给子孙后代留下沉重的负担。

同时,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各国纷纷制定并承诺减排目标。在这种形势下,煤炭行业作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必须积极响应,加快绿色转型的步伐。

此外,气候变化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冰川融化导致的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破坏导致的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这些问题相互交织,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

对于煤炭行业而言,若不能及时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其自身的发展也将受到限制。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高碳排放的煤炭企业可能面临市场份额下降、融资困难等问题。

综合考虑,煤炭行业绿色转型以应对气候变化具有极其紧迫的必要性。这不仅是对全球生态环境的责任担当,也是行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加快绿色转型,煤炭行业才能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实现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为人类的未来创造更美好的发展空间。

4.2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探讨煤炭行业绿色转型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至关重要。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同追求的目标,它涵盖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维度的平衡与协调。对于煤炭行业而言,实现绿色转型是其融入可持续发展大局的关键举措。

从经济层面来看,煤炭行业的绿色转型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传统的煤炭开采和利用方式往往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制约了行业的长期经济效益。通过绿色转型,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能够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在社会层面,绿色转型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将催生一系列新的岗位需求,如清洁能源研发、碳排放管理等。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还能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从环境角度出发,煤炭行业的绿色转型是减轻生态压力、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煤炭的开采和燃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对大气、水、土壤等造成严重破坏。通过绿色转型,减少煤炭的粗放式利用,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生态家园。

此外,煤炭行业的绿色转型对于保障能源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能源格局不断变化的形势下,过度依赖传统煤炭能源存在一定风险。通过绿色转型,实现能源结构的多元化,能够增强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对外部能源的依赖。

全面回顾,煤炭行业的绿色转型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更是保障能源安全、实现人类可持续未来的重要途径。

5绿色转型的路径探索

5.1技术创新与清洁能源替代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煤炭行业的绿色转型至关重要,而技术创新与清洁能源替代是实现这一转型的关键路径。技术创新在煤炭行业绿色转型中发挥着核心驱动作用。一方面,智能化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煤炭开采过程更加高效、安全和环保。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大数据分析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煤炭资源的精准开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例如,智能采煤设备可以根据煤层的地质条件自动调整开采参数,提高煤炭采出率,同时降低能耗和排放。另一方面,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的创新也为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煤炭的洗选加工技术不断改进,能够有效降低煤炭中的杂质和污染物含量,提高煤炭品质。同时,煤炭转化技术如煤制气、煤制油等的发展,使得煤炭能够以更加清洁的方式被利用,减少对环境的直接污染。

清洁能源替代是煤炭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方向。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具有可再生、低碳排放的显著优势。在煤炭矿区,可以因地制宜地建设太阳能电站和风电场,为矿区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电力。此外,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在未来有望在煤炭行业中得到更广泛地应用。例如,利用煤炭制氢技术,并将氢气用于燃料电池或工业生产,既能减少煤炭的直接燃烧,又能为相关产业提供清洁能源[6]

但是,技术创新与清洁能源替代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挑战。技术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长期的科研积累,而且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也面临着成本较高、市场接受度有限等问题。此外,清洁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也给其大规模替代煤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推动技术创新与清洁能源替代的顺利进行,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政府应加大对相关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绿色转型。同时,建立健全清洁能源市场机制,提高清洁能源的竞争力,促进其在煤炭行业中的广泛应用。

基于以上分析,技术创新与清洁能源替代是煤炭行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必由之路。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必将为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5.2 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改革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煤炭行业的绿色转型离不开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改革。政策支持是推动煤炭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政策,引导煤炭企业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例如,出台严格的环保标准和碳排放限制政策,促使煤炭企业加大在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投入,推动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同时,政府还可以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开展绿色研发和创新活动,降低企业绿色转型的成本和风险。

市场机制改革对于煤炭行业的绿色转型同样具有关键作用。建立健全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能够让煤炭企业在市场机制的约束下,更加自觉地控制碳排放。通过碳排放权的交易,那些碳排放低于规定标准的企业可以将多余的配额出售,获得经济收益;而碳排放超标的企业则需要购买配额,增加了其成本,从而促使企业主动采取减排措施[7]

此外,完善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也是市场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合理的能源价格能够反映能源的稀缺性和环境成本,引导煤炭企业优化能源利用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推动电力市场改革,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也有助于减少对煤炭的依赖,为煤炭行业的绿色转型创造有利条件。

在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改革的协同作用下,煤炭行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双碳”目标带来的挑战。一方面,政策的引导和约束能够为企业指明转型的方向和要求;另一方面,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能够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绿色转型。

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改革的实施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充分考虑到煤炭行业的复杂性和地区差异。在制定政策和推进市场机制改革时,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进行科学论证和试点推广,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市场机制的平稳运行。同时,还需要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防止企业出现违规行为,保障政策和市场机制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总之,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改革是煤炭行业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手段。只有通过两者的协同推进,才能促使煤炭行业在“双碳”目标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6结束语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对于煤炭行业绿色转型的探究已接近尾声。通过前文的深入分析,我们清晰地认识到煤炭行业绿色转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煤炭行业作为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型之路充满挑战,但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技术创新与清洁能源替代为其指明了方向,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改革则为转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端。未来,煤炭行业需要持续加大在绿色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同时,要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协同合作,共同推动能源领域的绿色发展。在政策层面,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煤炭企业切实履行绿色转型的责任。市场机制也需不断优化,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引导资源向绿色、低碳的方向配置。对于煤炭企业而言,要树立长远的发展眼光,将绿色转型纳入企业战略规划的核心。积极培养和引进相关专业人才,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社会各界也应给予煤炭行业绿色转型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合力。

综上所述,“双碳”目标下煤炭行业的绿色转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地推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煤炭行业必将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7参考文献

[1]王双明,刘浪,朱梦博等.“双碳”目标下煤炭绿色低碳发展新思路[J/OL].煤炭学报:1-21[2024-02-29].https://doi.org/10.13225/j.cnki.jccs.YH23.1690.

[2]高云飞,王义,王国青,等.“双碳”目标下煤炭企业绿色矿山建设路径探究[J].中国煤炭,2022,48(1):16-20.

[3]宋晓敏.上证研究 | 浅谈“双碳”目标下煤炭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上海证券报.2023.02.04.

[4]王舒菲高鹏.“双碳”目标下煤炭行业转型必要性及路径探究.中国煤炭. 2022,48(03)

[5]江深哲,杜浩锋,徐铭梽.“双碳”目标下能源与产业双重结构转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4,41(02):109-130.

[6]彭佳强. 双碳战略背景下陕西省高碳产业低碳转型实证研究[J]. 市场论坛,2023(2):42-50. DOI:10.3969/j.issn.1672-8777.2023.02.008.

[7]聂向锋.双碳目标下全球石油石化企业低碳转型战略与实践[J]. 当代石油石化,2022,30(8):6-10. DOI:10.3969/j.issn.1009-6809.2022.08.002.

 

 

 

 

 

 

 

 

 

 

 

 

首页    论文之窗    中煤矿建集团安徽开源路桥有限责任公司高中矗 娄敏 田栋梁——《“双碳”目标下煤炭行业绿色转型必要性及路径探究》